准备的小菜是加了辣椒了的,徐京墨打小喜欢吃辛辣的东西,小时候怕他吃坏了肠胃,一直不怎么给他吃,现在长大了倒是敢给他吃些了。
&esp;&esp;回到书院,徐京墨将点心分成几份,给几个夫子、还有藏书楼的老者都送了一份去,还留下两份,给左言和杜领航。
&esp;&esp;藏书楼的老者收了点心,问他“如今你家生意也不错了,你还要继续科考吗?”
&esp;&esp;“小子科考不为银子,虽有私心,但是亦有公心。”
&esp;&esp;那老者也不追问什么,似乎就是随口一问,然后就放他离去了。
&esp;&esp;晚上唐柳才回到宿舍,三人都不搭理他,他似乎也不在意,只是一个人坐在那。没等一会,吴夫子就来了。唐柳没有争辩什么,安静地跟着吴夫子离开了宿舍。
&esp;&esp;这一晚,他都没有回来。
&esp;&esp;第二日照旧是月考,徐京墨这次的策问可比上次要答的好,果然还是要多读书。
&esp;&esp;考试结束以后,一众学子正准备去往食堂,就见唐柳在前院与吴夫子等人争执。
&esp;&esp;“抄书怎么了,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夫子,不也是一群虚伪至极的人。凭什么这些书,只能书院的学子看,天下寒门那么多,他们就不配读书吗?”
&esp;&esp;这话听着还真是义正言辞,只是这是偷换概念。
&esp;&esp;“唐柳,莫要混淆是非,你抄书去卖是为一己之私,不是为这天下的寒门学子。此外,你蛊惑他人,也是为了你背后那人。”
&esp;&esp;好些学子都迷糊了,这抄书除了赚钱还能有什么用吗?
&esp;&esp;“成王败寇,我抄书被你们发现,活该我被踢出书院。但是,你们这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休要给我泼脏水。”
&esp;&esp;一旁一位国字脸的夫子开了口,“真当那杜家小儿能给你什么前程吗?”
&esp;&esp;唐柳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脸色瞬间变了。徐京墨身旁的杜领航却是一声冷笑,他转头看他。杜领航却没有说什么,只是他的眼神中又是解气,又是痛恨,这国字脸的夫子口中所说的杜家小儿怕是与杜领航有些渊源。
&esp;&esp;唐柳不仅是抄书卖钱,更是蛊惑了数名学子,其行为极其恶劣,自然不能像李秋那样轻拿轻放。书院拿着与他所签的契子,还有其他诸多证据去了官府。
&esp;&esp;唐柳这次不仅丢了秀才的功名,也永远失去了再次参加科举的资格,他终其一生都不可能踏入仕途。
&esp;&esp;这一次的考试,乙级叁班的三匹黑马成绩依旧优秀,左言还是年级第三,徐京墨是年级第五,杜领航是年级二十六。
&esp;&esp;少了唐柳等人的书院似乎没有任何变化,这些人做了错误的选择,也就和其他学子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人生漫漫,彼此之间再无交集,所有人都选择遗忘他们。
&esp;&esp;但是偶尔走在路上,也能听到个别寒门学子的抱怨,为什么要收他们的束脩,为什么不对外共享那些典籍。唐柳的话还是动摇了一些人,不,应该是唐柳的话说出了一小部分人的心声。
&esp;&esp;书院的夫子们或多或少也听了些这样的风言风语,田夫子来给他们上课时,刚好讲到《礼记中庸》,“正已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esp;&esp;“不怨天,下不尤人”怎么听都像是专门说给那些心里有不满的学子的。
&esp;&esp;田夫子半点不避讳地直言说,“先说读书,让天下都读书的美好愿景,只是愿景。请问诸位,有几人在读书的同时务农、经商?”
&esp;&esp;底下鸦雀无声,他们这些人连家务都不会做,又怎么可能下地呢?
&esp;&esp;“若是人人都读书,那么谁人种地、经商?因此,读书只会是一部分人的事情,那么为什么是你们?”
&esp;&esp;有些学子想当然地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天资出众,这说法不全错,但是绝对不是完全正确。为什么,能读书的人,必然是家里能供得起、本人读的下去的。但是这世间一定有许多,有本事读书,但是受限于银钱而不能读书的人。
&esp;&esp;就连皇帝都没法挑出所有能读书的人,让他们都能读书,何况他们一个书院。
&esp;&esp;“圣贤告诉我们不去妄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便不会产生怨恨。唐柳之辈不过,假借寒门的名义,为自身谋利。书院的书籍是属于书院的,尤其那些注释,都是千金难求的,缘何就应该免费予人?”
&esp;&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