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织在一起,瞬间撕破了皇城内残留的和平景象。
&esp;&esp;含元殿到含光殿短短几十米的路程,此刻的郁宁却觉得如同天与地一般遥远。
&esp;&esp;原本守卫在含光殿的侍卫全部冲杀出去,企图能将难民前进的脚步阻挡片刻。
&esp;&esp;禁军侍卫理应是大禹朝最精锐的武力,他们本是从全国的部队中选拔的最优良的人才,配备着最先进的武器和防御最好的甲胄。
&esp;&esp;纵然难民的人数多上几倍,都不应该是禁军的对手才对。
&esp;&esp;可惜,这只是理论上的,或许大禹朝以前的禁军是这样的。
&esp;&esp;大禹朝传承至今已经两百多年,曾经的大禹朝也曾辉煌过。
&esp;&esp;最鼎盛之时,甚至吸引了万邦来朝。
&esp;&esp;金戈铁马、开疆扩土、国泰民安,这些词语都不能概括大禹朝曾经的辉煌盛世。
&esp;&esp;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毁在了八十年前的庚寅之变中。
&esp;&esp;大禹朝建国之初制定的种种国策,在岁月中早已变质。土地兼并军阀割据,加上天灾不断导致外族入侵——庚寅之变,皇室迁都。
&esp;&esp;现在的禹京城并不是最初的禹京城,最初的禹京城早已毁灭在战火之中。
&esp;&esp;庚寅之变中旧京城被破,皇族成年男性被屠戮殆尽。最后侥幸活下来的年幼皇子,被平定叛乱的河东道军阀重新扶持上位,大禹朝才没有就此灭亡。
&esp;&esp;庚寅之变虽然被平定,大禹朝的国运却从此开始走了下坡路。
&esp;&esp;在外,各地的军阀虽然表面上仍归属皇朝,但是税赋不上缴,军队不听号令,大禹朝对各个地方政府基本已经失去了控制力。
&esp;&esp;在内,年幼的皇帝上位,朝政不是被外戚把控,就是宦官专政。
&esp;&esp;大禹朝前一百二十年一共六位皇帝,后面八十年却足足有十八位皇帝。
&esp;&esp;皇帝频繁的更换,导致了更加混乱的朝政。
&esp;&esp;说到这,倒是要称赞一下当今皇帝的运气。
&esp;&esp;祯文帝从七岁登基,在位已经二十五载,真是打破了一众祖宗的在位时间记录。
&esp;&esp;不知道这与他是先帝独子,又仅仅只有一位年仅三岁的皇子是否有关。
&esp;&esp;扯远了,说回到现在。
&esp;&esp;现在的禁军早已不是百里挑一的精锐,禁军营已经成为各种贵族子弟、纨绔浪子的镀金踏板。
&esp;&esp;让他们吃喝玩乐可以,让他们行军打仗,可能逃得比主帅还快。
&esp;&esp;这也是为什么禹京城会被一群骨瘦如柴、手无寸铁的难民攻破的原因。
&esp;&esp;难民如同潮水一般围攻过来,眼看着跑在最前面的人已经要阻挡住三人的道路,翠屏直接一手一个将郁宁和云姑姑拎了起来,运气三两步飞身到含光殿前。
&esp;&esp;“陛下诏令,传清宁公主进殿。”
&esp;&esp;眼看侍卫仍牢牢地把守着殿门,没有打开的迹象,翠屏立即喝道。
&esp;&esp;郁宁也顺势将手中的圣旨,举了起来。
&esp;&esp;这是刚刚出含元殿之前,郁宁同翠屏商量好的对策。
&esp;&esp;现在张洪锋没在门口,侍卫们不知皇上什么时候宣过圣旨。但是刚刚贵妃娘娘和大皇子才被皇上找来,大公主估计也是皇上一同召见的吧。
&esp;&esp;危急时刻,侍卫们忙着抵挡难民,也来不及验看圣旨。听到翠屏的话,立刻打开门将三人放了进去。
&esp;&esp;郁宁三人进入殿内就直奔主殿而去。
&esp;&esp;刚到主殿门口,三人却听到里面传来一声巨响,整个含光殿主殿瞬间坍塌,化为乌有。
&esp;&esp;巨大的轰隆声伴随着漫天的尘土,将郁宁三人震在了原地。
&esp;&esp;“这,这是怎么了?”
&esp;&esp;郁宁有些不敢置信,她转头看了看其他宫殿依旧好好的,地面也并没有摇晃。
&esp;&esp;这,这也不是地震呀!难道含光殿建立的时候,工人偷工减料,现在终于支撑不住倒塌了?
&esp;&esp;大禹朝的皇帝没被乱军打死,却先死在这里?
&esp;&esp;“公主,陛下他们?”
&esp;&esp;云姑姑的声音也有些不敢置信,要是皇帝陛下有什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