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很是俊朗。
&esp;&esp;郁宁看着他,脑中的记忆渐渐浮现,记起来,这人确实是自己的表兄——她亲舅舅的嫡长子,李彦。
&esp;&esp;“清宁妹妹,一别多年,你可还好?”
&esp;&esp;李彦走进来看到郁宁,立刻笑着走上前问候。
&esp;&esp;刑悠站在一旁,听到这话觉得对方不够尊敬,就想提醒对方口中的称呼。
&esp;&esp;郁宁见此,摆了下手,制止了刑悠的动作。
&esp;&esp;她脸上带着不冷不热的笑容,对李彦点了点头,等对方的人行过礼,才吩咐人,给他们看座,却并没有接李彦的问候。
&esp;&esp;李彦见此,神色微微一僵,但还是从容自若地坐到了旁边的位置上。
&esp;&esp;坐下后,李彦打量了一下四周,想到今日进城的见闻,还是无法把自己印象中那个天真无邪的表妹,和如今这个看上去带着几分威严的宁王殿下联系在一起。
&esp;&esp;一时间,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跟这个看上去陌生无比的表妹说话。
&esp;&esp;跟着李彦进来的三个大禹官员,见到李彦不开口,也不敢随意出声。
&esp;&esp;议政厅内,一下子陷入安静之中。
&esp;&esp;一旁的苏浮生见状,咳嗽了一声,随意道:“李大人此次来清宁城,可有什么要事?”
&esp;&esp;李彦听见声音,抬头看去,却发现说话的竟然是个他认识的人。
&esp;&esp;他惊讶道:“苏大人,你竟然没死?”
&esp;&esp;说完,他又自觉失口,不自在地咳了下,改口道:“苏大人,原来你在这里。”
&esp;&esp;苏浮生并未介意他的话,只笑着点点头。
&esp;&esp;李彦原本也在大禹朝中做官,两人也算是曾经的同僚。
&esp;&esp;见到苏浮生,李彦原本尴尬的心情,终于稍微缓解了一些。
&esp;&esp;他这才看到另一人竟然是云姑姑,不过对云姑姑他只问候了一下就没再在意了。
&esp;&esp;至于另外三人,也都是从禹京城跟着祯文帝逃出去的,他们自然也是认识苏浮生的,只是刚才进门的时候,没有注意。
&esp;&esp;如今认出苏浮生,几人交换了一个眼神。
&esp;&esp;纷纷开口同苏浮生见礼。
&esp;&esp;双方寒暄了一下旧日感情,其中一个瘦削的中年人,突然感叹道:“原来清宁殿下是有苏大人帮助,怪不得短短几年时间,就将此处发展到如此规模!”
&esp;&esp;这人话中的意思,显然是将郁宁的成就,都归功于苏浮生。
&esp;&esp;恐怕在他们眼中,郁宁不过是苏浮生放在台面上的傀儡。
&esp;&esp;也不怪他们这样想,毕竟清宁公主在禹京城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突出表现。
&esp;&esp;但是苏浮生却是名冠京都的大才子,更是百年难遇的三元及第之才。
&esp;&esp;将这份成就放在苏浮生身上,对这些老学究来说,显然比放在郁宁身上更为合理。
&esp;&esp;甚至,他们心中猜测,清宁公主是不是同苏浮生有不可描述的关系,才让苏浮生甘愿称郁宁为主。
&esp;&esp;这种种猜测的眼神,使得旁边的刑悠看得气愤不已,但是却在郁宁的阻止下,不能做什么。
&esp;&esp;郁宁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些人,没有打断他们的猜测。
&esp;&esp;倒是苏浮生反驳说自己只是郁宁的臣子之一,宁国国内人才济济,都是有郁宁的领导才有宁国的今日。
&esp;&esp;但是大禹那几人显然已经认定自己心中的事实,对苏浮生的话,并不相信。
&esp;&esp;郁宁见此丝毫不在意这些人的误解,更是顺水推舟地笑道:“宁国发展至今,苏卿的功劳确实不可磨灭。”
&esp;&esp;说完,她又转头看向李彦,问起了巴州朝堂的事情。
&esp;&esp;“母妃和陛下他们,如今还好吗?”
&esp;&esp;李彦见郁宁主动问候起来,终于放松下来。
&esp;&esp;他点头道:“陛下和太后娘娘都安好,此次陛下派臣过来一是给殿下庆生,二是陛下听闻殿下的盛举后,让臣给殿下带来册封圣职。”
&esp;&esp;说完,李彦站起身,从怀中取出一份明黄色的圣旨,准备宣读。
&esp;&esp;郁宁也跟着站起身,却没有跪下接旨的意思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