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彩书屋>情欲小说>汴京市井发家日常> 汴京市井发家日常 第51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汴京市井发家日常 第51章(2 / 3)

这样天上掉馅饼的事,让虞蘅头疼得厉害,“正说你前路呢,好端端怎又扯到我身上。”

&esp;&esp;苏静云笑道:“我如今这一切,一半得亏了你,还要多谢你出谋划策。”

&esp;&esp;“又看你与兰娘每日风风火火,觉得着实有意思。”

&esp;&esp;虞蘅怕她还要再说什么送不送的,拒绝吧简直是与天性抗争,不拒绝吧又好似昧了良心,于是拍板开口:“成!那就盘!”

&esp;&esp;不过却不是她一人所有,而是二人合资,类后世股份制,年底时分红,至于平日酒楼平日经营事项嘛,苏静云或许还不太懂,两人有商有量着来便是了。

&esp;&esp;临近清明,整座汴梁城都笼在薄雾浓云的烟雨中。

&esp;&esp;这样的天气,该叫人心生惆怅才是。

&esp;&esp;端王坐在朱漆描金的画舫中,清风带来潮湿的水汽,掀起碧色船帘一角,透过舷窗,遥遥可见烟雨蒙蒙中林立的粉墙朱户。

&esp;&esp;一落船,立刻便有开封府的官员迎上来,请他换马车。

&esp;&esp;府尹裴相公是京里的老人了,今日也亲来相迎。见到故旧,端王露出点感慨唏嘘的笑意:“许久不入京,今日故地重游,仍旧是记忆中模样啊。”

&esp;&esp;“不必换车了,来人,备马,本王想好好瞧瞧街景。”

&esp;&esp;说来,端王在兄弟中行三,与太后年纪相当,瞧着却不过六十余岁模样。

&esp;&esp;年近古稀,还有不服老的心,众人佩服之余,不管自身骑术如何,都打马在旁小心随护,生怕这位天潢贵胄一个老眼昏花,不慎从马上跌落。

&esp;&esp;在这汴京城内当官,每逢年节大日子,他们便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用的,唉,唉!

&esp;&esp;一路走一路瞧,瞧着眼前汴京繁华绣丽景象,端王嘴角噙着微微的笑意,与随行官员闲谈,说的不过是刚刚结束的春闱,以及关心宫中太后与官家的身体。

&esp;&esp;倏尔,他听见不远处街巷传来敲锣打鼓的礼乐声,喧腾得很。

&esp;&esp;“是何喜事,阵仗这样大?”

&esp;&esp;端王眯起眼,看向那处方向,依稀记得,谢氏后人便住在此。

&esp;&esp;裴府尹今日早上才被一双儿女各从手里抠去五十两银子,说要给友朋置办“开业礼”,因此知道:“回王爷,城南今日有一家正店开业,这才热闹了些。”

&esp;&esp;端王点点头,故地重游,方才又想起“谢氏”,许多前尘往事一道涌来,眉眼间不可查地带上了一抹阴郁。

&esp;&esp;甫入了宫,先去见官家。

&esp;&esp;官家今年四十余岁,与他见面,浑然没有帝王权威,反倒似父子般,这便是吃了长兄与幼弟的亏了。

&esp;&esp;说来,当初端王亦是有力的储君人选,与前头两位皇子斗得不可开交,可惜都在最后关头失了帝心,这才叫敦厚温吞的官家捡了漏。

&esp;&esp;官家目光温和地看向端王,也不知自己这位兄长心里头,有没有存着不甘啊。

&esp;&esp;

&esp;&esp;临近晚间,浮白馆一扫先前还挂着宋家酒楼时的寥落冷清,杯盏碰撞的“噼啪”声与店内烛火爆的灯花响在一处,更添热闹。

&esp;&esp;双层小楼紧挨着的两间矮屋,原本也是酒楼的范围,却因为空间狭小、光线阴暗,被虞蘅拿来打通,改成了一家粉店。早间卖水粉、拌粉、鸭血粉丝,宵夜各种酸辣粉、砂锅粉、米线。

&esp;&esp;掌勺与管事,赫然便是从前摆摊卖粉的梁娘子夫妇,虞蘅将她们招揽了来。

&esp;&esp;若有人从此处一眼看到头,便能惊奇发现,不仅是原先的宋家酒楼,连着一排四五间铺子,都挂上了虞记的招牌。

&esp;&esp;粉铺、包子铺、点心铺……最瞩目的,当然属街口的虞记,与这一溜烟的尾巴“浮白馆”。

&esp;&esp;有老客诧异地走进虞记,忍不住打听:“虞娘子发财了?”

&esp;&esp;当然没有天降横财,便是盘下浮白馆的资金,还是向市易务借的贷呢。

&esp;&esp;她原本还没想到这一处去,是请教过谢夫人,对方告诉她市易务对商贩提供低息贷款,方式有二,一则请人作保,一则拿金银房产抵押。

&esp;&esp;虞蘅现有的还不够抵押,毕竟她要贷至少千贯。

&esp;&esp;谢夫人一边吃她做的琼叶牡丹酥,一边给她出主意:“其实论一千贯,我可以借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