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3 王慎行认为,《尚书》里把周成王称为“孺子”,未必意味着年幼,把“孺子”等同为襁褓婴孩,是后人的过度解读。见氏著《周公摄政称王质疑》“成王年幼辨”,载郭伟川编《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但是,显然王莽就是把孺子当作婴孩来使用的。
&esp;&esp;4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第二版)》,第18页。
&esp;&esp;5 《汉书·王莽传》,第4082页。
&esp;&esp;6 《汉书·王莽传》,第4084页,张竦替刘嘉写的奏书。
&esp;&esp;7 《汉书·翟方进传》,第3424页,翟宣“明经笃行,君子人也”。
&esp;&esp;8 奏章见《汉书·王莽传》,第4083—4085页。
&esp;&esp;9 《汉书·王莽传》,第4086页。
&esp;&esp;10 《汉书·翟方进传》,第3438页:“群雁数十”;案《说文解字》:“雁,鹅也”。
&esp;&esp;11 郡治在今天河南濮阳一带,辖区还包括今山东聊城一带。
&esp;&esp;12 《汉书·翟义传》,第3439页:“信、义等始发自濮阳,结奸无盐。”
&esp;&esp;13 《汉书·翟义传》,第3426页。
&esp;&esp;14 《汉书·翟义传》,第3427页。
&esp;&esp;15 今河南民权县一带。
&esp;&esp;16 今河南杞县一带。
&esp;&esp;17 《汉书·翟义传》,第3436页。
&esp;&esp;18 传说有一首诗《平陵东》是纪念翟义的,但难以详考,也无法断定诗歌是否为翟义之死的隐喻。姑且录在此处备读者参考: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esp;&esp;19 也称众陵侯。
&esp;&esp;20 据沈展如《新莽全书》,此人疑刘立改名。
&esp;&esp;21 吕思勉说,“人心思汉者,乃班氏父子之私言,非天下之公言也”,此言恰当;但吕思勉为证成此言,强调“翟义非正人,其起兵非必为汉”,却并无根据。见《秦汉史》,第202页。
&esp;&esp;22 《汉书·翟义传》,第3439页。
&esp;&esp;第五章 经师
&esp;&esp;刘氏去,王氏持
&esp;&esp;天下安宁乐可喜
&esp;&esp;井田平贫广其志
&esp;&esp;——新莽时期镜铭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