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礼部尚书,“礼部有没有同样的烂账?”
&esp;&esp;礼部尚书霎时脸色一僵。
&esp;&esp;霎时,他跪了下来,缄默不言。
&esp;&esp;另外四部的尚书刚想踏出来求情,一听到明成帝这话,硬生生的又缩了回去。
&esp;&esp;一个接一个的下跪。
&esp;&esp;整个大殿的文武百官,如死一般的沉寂。
&esp;&esp;秦驰忽然有些明悟。
&esp;&esp;他这是被坑了,今日几乎得罪了朝中大半的文官。
&esp;&esp;刚入朝堂便成为众矢之的。
&esp;&esp;果然是太嫩了!
&esp;&esp;这可能是明成帝的算计,也可能是袁尚书迫着他这样干,倘若秦驰不在这个时间将此事爆出来,将来那笔烂账便会扣到秦驰的头上。
&esp;&esp;贪污这么大的一笔。
&esp;&esp;够他砍上几回脑袋了!
&esp;&esp;若是再让秦驰选择,他依旧会选择递上奏折,将此事捅出来。
&esp;&esp;只要行得端、坐得正。
&esp;&esp;他又何须惧怕谁?
&esp;&esp;“陛下!”
&esp;&esp;在紧张凝重到落针可闻之时,突然秦驰打破了沉寂,“微臣有话说。”
&esp;&esp;“准了。”
&esp;&esp;明成帝又坐了下来。
&esp;&esp;秦驰说道:“几位大人确实岁数大了,不要说二十廷杖,十杖都受不住,若是一下子折损四名朝廷大臣,他们负责的事情谁来干?故此,微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esp;&esp;说完秦驰跪拜而下。
&esp;&esp;明成帝意味不明地看向秦驰。
&esp;&esp;朝堂下一众官员,心思开始活泛。
&esp;&esp;秦驰看似在求情,其实也是在提醒某一些人,四位大人若是出事了,官缺就空出来了,底下的人可以往上争了。
&esp;&esp;而不这样想的官员。
&esp;&esp;单纯点的又觉得秦驰此人不错。
&esp;&esp;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敢求情。
&esp;&esp;显然今日参这一本也是无心之过,年少气盛又没有人指点,才会犯下的错,还是可以谅解的,最为明显的就是四个正被锦衣卫押住的大臣。
&esp;&esp;秦驰求情是人情。
&esp;&esp;他们不想承情都不行。
&esp;&esp;本来是被孤立和排斥,甚至是众矢之的的书面,一下子让秦驰给打开了。
&esp;&esp;混迹官场的老狐狸们也不过如此。
&esp;&esp;“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esp;&esp;下面有官员跟着站出来跪下求情。
&esp;&esp;大家一瞧,是郑御史。
&esp;&esp;这人是个牛脾气,刚正不阿,没有人会觉得他被收买的。
&esp;&esp;接着又陆续有文官员站出来。
&esp;&esp;一个个都是求情的。
&esp;&esp;“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esp;&esp;“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esp;&esp;“……”
&esp;&esp;不过片刻文官就跪下了大片,剩下的几个不跪也跟着跪了。
&esp;&esp;倒是武官站在大殿上尤其显眼。
&esp;&esp;武将中站在上首的国公爷拱手行礼,“陛下,既然是遗留的烂账,让他们各自清查便是。”
&esp;&esp;“那烂账谁来负责?”明成帝看向宁国公问。
&esp;&esp;宁国公拢了拢衣袖。
&esp;&esp;他一个武将,读书没有文官的多,也不擅长政务,脑子比较直,没有文官那些弯弯绕绕。
&esp;&esp;在明成帝问起之下,宁国公清咳一声,立马出了个馊主意,“陛下,按臣来说嘛,在其位谋其政,该谁负责的便由谁来负责,管他们用啥法子,把账目整平了就是,总不能让陛下您吃亏了。”
&esp;&esp;这么损的主意,也就是头脑简单的武将敢出。
&esp;&esp;让文官来填这笔烂账。
&esp;&esp;不愧是你啊,宁国公。
&esp;&esp;一下子听懂的文官,恨不得立马跳上来,捂住宁国公的嘴,求他别出馊主意。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