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但此时新丰城四门紧闭,城墙上站着上百名县兵,以及上千名没有穿盔甲的“百姓”,他们只拿着长矛,严阵以待。
&esp;&esp;乍一看,以为这些只是临时招募的乡勇,为抵抗叛军到来。
&esp;&esp;“城上唐吏,看到我大燕的军队到来,为何不开城门?”
&esp;&esp;安守忠在亲卫都护卫下,来到新丰东城墙下,向城池上的人喊一声。
&esp;&esp;“什么燕军?本官只知道逆贼和洛阳的伪帝。”
&esp;&esp;新丰令在城墙上嗤笑一声,大骂安守忠,显然要抵抗到底。
&esp;&esp;“放肆!崔光远已向我大燕皇帝献长安城,你是什么人,没收到命令吗?”
&esp;&esp;安守忠眼中杀意显现,指着新丰令喝道。
&esp;&esp;“我乃新丰令陈卓,崔光远辜负圣人的重托,投靠你们这些叛贼,必将遗臭万年。我陈卓可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有本事就攻破新丰城,把我的脑袋取下来。”
&esp;&esp;陈卓自报身份姓名。
&esp;&esp;“没想到京兆还有像张介然、崔无诐这样愚蠢的人,等攻破城池,不仅你要被五马分尸,你的家人也要陪葬。”
&esp;&esp;安守忠观察城墙上的守卫,嗤之以鼻。
&esp;&esp;“放马过来吧!你们这些叛贼不得好死。”
&esp;&esp;陈卓不惧威胁,言语挑衅道,随后他又下令道:“放箭!”
&esp;&esp;“咻咻咻……”
&esp;&esp;稀疏的箭矢被安守忠的亲卫举盾挡住。
&esp;&esp;他毫发无损地退回到新丰城一百多步外。
&esp;&esp;“将军,当立刻打造攻城梯,末将率领两千兵马,连夜破新丰城,将新丰令的脑袋送上。”
&esp;&esp;曹将军忍无可忍,向安守忠请命道。
&esp;&esp;“新丰城有两丈五尺高,守卫城池的虽是民夫,但也有一千多人。我们没有攻城器械,短时间难以攻破。不要浪费这样的时间。”
&esp;&esp;安守忠很理智,没必要逮住新丰城不放,贻误战机。
&esp;&esp;他以为新丰令陈卓是张介然、崔无诐那样的顽固分子,不遵从崔光远的命令,自作主张。
&esp;&esp;以洗劫长安为目的的燕军骑兵,此行没有想过去攻城。
&esp;&esp;“一个小小的县令竟这么嚣张,可恨呐!”
&esp;&esp;崔将军越想越气。
&esp;&esp;“等我们真正占领关中,就将这个叫陈卓的新丰令大卸八块。”
&esp;&esp;安守忠只是暂时忍了,不代表他不记恨。
&esp;&esp;“来人,在新丰城东两里外安营扎寨,明日一早,奔往长安。”
&esp;&esp;安守忠又吩咐麾下。
&esp;&esp;“遵命!”
&esp;&esp;燕军将领们不得不听命。
&esp;&esp;夜幕降临之前,燕军骑兵联军建立临时的马圈,埋锅造饭。
&esp;&esp;他们轻视新丰城的“乡野农夫”,连防守的栅栏都未安置。
&esp;&esp;安守忠只是吩咐少量的骑兵轮换守夜。
&esp;&esp;虎狼之师,不惧羔羊。
&esp;&esp;潼关之胜,使燕军士气到达顶点。
&esp;&esp;……
&esp;&esp;新丰城中。
&esp;&esp;刚才还无比硬气的陈卓,面对李瑄时点头哈腰:“回天水王,看来叛军不会强攻新丰城。”
&esp;&esp;“不错!叛军的目的十分明确,他们看上的是长安的金银珠宝,不想节外生枝。”
&esp;&esp;李瑄点了点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esp;&esp;早在三天前,他就带三千骑兵和一千飞龙禁军骑兵,一千龙武卫步兵进入新丰城。
&esp;&esp;新丰令陈卓不敢对抗,向李瑄投诚,宣誓愿意支持变革,并支持清君侧。
&esp;&esp;支持变革,支持清君侧,现在成为投靠李瑄的底线。
&esp;&esp;安守忠麾下骑兵的一举一动,被李瑄全部掌握。
&esp;&esp;他下令陈卓佯装死守新丰的样子,让燕军放下戒备。
&esp;&esp;城墙上的“民夫”,是龙武卫脱下盔甲后伪装的。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