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彩书屋>情欲小说>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756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唐天将军 第756章(2 / 3)

&esp;&esp;“谢天水王,谢圣人!”

&esp;&esp;崔光远再拜后,开始加入龙辇旁边的文武大臣队伍。

&esp;&esp;形成文武百官拱卫李瑄和李隆基回长安的意向。

&esp;&esp;仪仗队被崔光远带出来,站在队伍的最前方,彰显天子的尊贵。

&esp;&esp;但谁都明白,是皇帝抛弃国都和百姓逃离长安,然后被李瑄“请”回都城。

&esp;&esp;面对危险,逃离长安的那一刻,使李隆基的天子之名,颜面扫地。

&esp;&esp;自流传天水王大军到达,将与李隆基再回长安的消息传出后,长安的乱象渐渐平息。

&esp;&esp;崔光远处死一百多名趁火打劫的泼皮无赖,追回不少财宝。

&esp;&esp;再加上城中还有一些京兆府士卒和金吾卫,使长安没有蒙受太大损失。

&esp;&esp;申时七刻,明德门打开。在长安百姓翘首以盼下,羽林仪仗最先进入明德门中……

&esp;&esp;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游行,与李隆基论开元宰相

&esp;&esp;长安没有皇帝,便不再是国都。

&esp;&esp;百姓一度因李隆基的逃离,人心散去,王公贵族人人自危,宫女宦官想方设法逃离,监狱犯人无人看管。

&esp;&esp;李瑄没有让人遮掩李隆基的“千乘万骑西南行”。

&esp;&esp;市坊之间,都流传着叛贼安禄山攻破潼关,圣人仓惶逃离的故事。

&esp;&esp;安禄山的叛军所过残戮,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esp;&esp;从河南逃亡关中的百姓,口口相述被叛军占领的悲惨。

&esp;&esp;使得潼关成为长安百姓心中的一道防线。

&esp;&esp;潼关被攻破,百姓向终南山内逃亡是必然的。

&esp;&esp;百姓失去皇帝,就是失去主心骨。

&esp;&esp;天空蒙上阴云,东北的恶狼即将入关,渭水将变成血红色,无数坟墓被掘开,生民与亡灵都不得安息。

&esp;&esp;在这种绝望之下,天水王李瑄如曙光一样从天而降。

&esp;&esp;哪怕之前朝廷将李瑄定义为“李贼”。

&esp;&esp;但十来年间打下的威望,使无数生民将意志加在李瑄身上。

&esp;&esp;特别是李瑄剿灭叛军先头部队的消息传出后,更坚定京兆百姓的信念。

&esp;&esp;有一种“公不出山,奈苍生何”的即视感,人们认为想要剿灭凶残的叛乱,除了天水王,没有别人。

&esp;&esp;民心稳定,京兆百姓不再奔逃,回归长安。

&esp;&esp;更重要的是,无能的杨国忠和穷奢极欲的“五杨”,被李瑄以“清君侧”的方式缉拿。

&esp;&esp;杨氏门楣显贵,无以复加。

&esp;&esp;她们得宠的时候不但欺民,也欺权贵。

&esp;&esp;即便得到贿赂的百两黄金,她们依旧认为对方是巴结她们,将对方当做猪狗一样呼来喝去。

&esp;&esp;公主、驸马、皇孙、宗室、大臣、士族、贵族、宦官、豪商。

&esp;&esp;从西北的修正坊,到东南的曲池;从东北的十六王宅,到西南的永阳坊。

&esp;&esp;不同阶级,不论富贵,都嫉恨杨氏。

&esp;&esp;杨氏破落,得到惩罚,长安士庶无不拍手称快。

&esp;&esp;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esp;&esp;安禄山打着清君侧旗号,两个月不到,看到宫殿龙椅,就忍不住称帝。

&esp;&esp;狼子野心显露无疑,坐实反叛的罪名。

&esp;&esp;而李瑄也是清君侧,却逮捕杨国忠和五杨,未迫不及待当皇帝。

&esp;&esp;不管未来如何,李瑄现在是百姓和许多文人士子的希望。

&esp;&esp;但同时,也令一部分人感觉到不满和惧怕,那变革之火,恐要再次燃烧,并无比猛烈。

&esp;&esp;人心摇晃,总有极端,总会猖狂。

&esp;&esp;明德门,朱雀大街。

&esp;&esp;随着羽林仪仗进入后,响起热烈的欢呼声,终于被他们等到了。

&esp;&esp;青壮百姓,老弱妇孺都立于街道两旁,人太多,以至于摩肩接踵,他们满怀希望的看着明德门。

&esp;&esp;连月的紧张,随着天水王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