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李兄,我知你一心报国,必然想亲自前去护卫官家。但你的安危也很重要,还是不要以身涉险了吧!”
&esp;&esp;李世民:……
&esp;&esp;李世民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收拾行李离开了,独独把他一人留在原地。
&esp;&esp;李世民不甘心:
&esp;&esp;“刘彻,你不管真定府了?”
&esp;&esp;之前在真定府当城主不是当得挺开心的?
&esp;&esp;刘彻仗着彻的同音字多,压根没改名。反正知道汉武帝本名的人不多,知道的人就算听见了也会以为是别的字,比如“澈”,而刘澈这样的名字就很烂大街了。
&esp;&esp;面对李世民垂死挣扎,刘彻打哈哈:
&esp;&esp;“真定府里冒出了个朝廷官员,我不好和他抢,只能自己先回来了。”
&esp;&esp;说到底刘彻身上没有官职,之前乱着的时候帮忙管理还算合理,现在出现一个有官身的,就不太好办了。
&esp;&esp;当然,他依旧可以把人软禁了,自己继续当城主,但没那个必要。过了把掌权的瘾后,刘彻就回来了。
&esp;&esp;他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现阶段还是待在宿主身边最占便宜。
&esp;&esp;李世民因为几百年没打仗,忍不住跑出去浪了一圈,浪完就回来了。刘彻这边也是一个道理,过完瘾当然也得回来。
&esp;&esp;这次南下,刘彻心里怀着别的小心思。
&esp;&esp;一切顺利的话,这回宋朝皇室会被一网打尽。到时候就是代宋自立的关键时候,他可不能被单独落在北方,必须要留在宿主身边才稳妥。
&esp;&esp;所以方才扶苏把李世民拎出来说事的时候,刘彻就从善如流地选择了和嬴政联手。
&esp;&esp;毕竟继续和嬴政对着干,被留下的很有可能就是他了。只有和嬴政联手,才能百分百保证自己能随行。
&esp;&esp;李世民咬牙:
&esp;&esp;“你别忘了他们有三个人!”
&esp;&esp;就算联手也应该是跟他联手吧?两个始皇帝好歹得扣押一个在北边,任由他们全去了算怎么回事?
&esp;&esp;刘彻无奈摊手:
&esp;&esp;“那没办法,我们势单力薄。”
&esp;&esp;他们三个是天然同盟,两个始皇帝联手简直是大杀器。哪怕李世民和刘彻协力对抗,也显得力有不逮,何况那头还有个不显山不露水的秦梓桑。
&esp;&esp;所以刘彻在权衡利弊之后,觉得既然打不过那就加入。而且他得在李世民反应过来之前加入,不能被李世民抢先。
&esp;&esp;现阶段他们两个才是竞争对手。
&esp;&esp;李世民策反刘彻失败,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开了大营。
&esp;&esp;临走前刘彻还安慰他:
&esp;&esp;“别着急,等完成任务之后有十抽。你们大唐总不可能倒霉到十抽里一个唐朝人都没有对吧?”
&esp;&esp;刘彻保证会劝说宿主尽快把十抽用掉,多弄点人过来搅乱局势。毕竟刘彻孤身跟着三个秦人一起行动,他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太安全,想尽早多弄些友军出来。
&esp;&esp;如今的局势是多方推手导致的。
&esp;&esp;但明面上看去,仿佛是扶苏随口说了一句话,就引得几个皇帝倒戈。
&esp;&esp;小太子一时显得风头无两。
&esp;&esp;实际上不过是两位父亲在纵容孩子调皮而已,李世民和刘彻谁留下都可以。既然扶苏要留下李世民,那他们配合就是了。
&esp;&esp;扶苏:上次抽卡都怪李世民搅局,这次我要报复回来。
&esp;&esp;所以他也搅局,故意坑了李世民一把。
&esp;&esp;秦将闾全程不敢说话。
&esp;&esp;大佬发言,没有他开口的余地。要是一不小心说错话成为众矢之的,他那缺德大哥肯定不会救他的。
&esp;&esp;地府里围观的众人哑口无言,对政局不敏感的人还在问为什么秦始皇和汉武帝那么轻易就听了梓桑的挑拨。
&esp;&esp;其中唐朝人尤其不忿:
&esp;&esp;“他们怎么能这样?居然针对太宗!”
&esp;&esp;汉家流氓颇为光棍地说:
&esp;&esp;“三家里总有一家要吃点亏的,你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