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始皇帝可是要驾崩了,那肯定不能丢个幼子上位,然后让李斯把持朝政。
&esp;&esp;谁没事给自家造一个毫无后台的傀儡皇帝出来啊!那汉武帝设辅政大臣好歹还设了五个,叫他们相互制衡呢。
&esp;&esp;下一题就是说的这个。
&esp;&esp;【秦政请听题。】
&esp;&esp;【以下是有关胡亥继位的猜想,最符合逻辑的是:
&esp;&esp;金、长子不堪大任,不如托付给丞相李斯,令幼子胡亥当傀儡皇帝
&esp;&esp;木、赵高意图通过操控胡亥掌握权柄,于是胁迫李斯配合自己设置矫诏
&esp;&esp;水、胡亥野心勃勃,趁机撺掇赵高夺取江山
&esp;&esp;火、李斯忧虑自己的大一统政策会被长公子废除,于是转而支持胡亥
&esp;&esp;土、赵高、李斯、胡亥各有筹谋,一拍即合,联手篡国】
&esp;&esp;秦政当然是毫不犹豫地选最后一条。
&esp;&esp;他们三个谁也别想推锅,把事情全甩到一个人头上,剩下的人做出一副受害者或者被哄骗的模样,以为别人都是傻子吗?
&esp;&esp;尤其是李斯忧虑政策被废除这一点,实在叫人无语。怎么,没见过惠文王处死商鞅之后继续施行变法啊?
&esp;&esp;与其说是怕这个,不如说是怕权柄被夺走,长公子会有新的心腹得到重用,顶替他李斯。
&esp;&esp;或者说怕长公子把他李斯丢出来给分封美梦破碎的功臣和宗室公子处置,借此收买人心,然后复刻惠文王的操作——变法功臣都让你们杀了,你还想要什么自行车?重新启用分封?别太贪心!
&esp;&esp;始皇帝正是担忧这一点,才让李斯和自己做儿女亲家。于是“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以此保住李斯的性命。
&esp;&esp;有这个关系在,继位者只要脑子正常,就不能动他李斯。
&esp;&esp;结果胡亥倒好,把人处死不说,还夷三族。
&esp;&esp;要不是胡亥之前残暴到连自己的手足都尽数虐杀了,光是夷李斯三族这个操作,就能激起宗室反抗了。
&esp;&esp;扶苏想了想:
&esp;&esp;“李丞相莫不是仗着自己儿女都和王室结为姻亲,有恃无恐,才敢搞事情的吧?”
&esp;&esp;天幕外的李斯一下子跪倒在地。
&esp;&esp;公子您可别说了,再说他小命不保。
&esp;&esp;嬴政冷冷扫了李斯一眼。
&esp;&esp;他费心为李斯筹谋,李斯倒是从不为他考虑。他的爱子说害就害了,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
&esp;&esp;李斯叫苦不迭。
&esp;&esp;他伏跪在地上,不敢出口辩解。
&esp;&esp;他也不指望有人能替他求情,群臣早就被他得罪光了。毕竟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被胡亥迫害的对象。
&esp;&esp;没成想最后是长公子开口了:
&esp;&esp;“父亲莫气,李丞相到底是能臣,留着他还有用,便饶他一次吧。”
&esp;&esp;李斯感动得涕泗横流。
&esp;&esp;他头一次觉得长公子仁善是件大好事,果然,讨厌圣父圣母的都是没被他们照拂的人和被假的圣父圣母恶心过的人。
&esp;&esp;像公子这种并不会慷他人之慨的真仁德君子,哪有人会不喜欢他呢!
&esp;&esp;李斯连连谢恩。
&esp;&esp;长公子敛眸说道:
&esp;&esp;“让丞相立功补偿就是了,父亲以为如何?”
&esp;&esp;嬴政扭头看向儿子:
&esp;&esp;“你倒是大方。”
&esp;&esp;长公子笑了笑,没有说话。
&esp;&esp;大方?不,他只是借此缓和自己和父亲的关系而已。
&esp;&esp;李斯不过是个工具人,施恩于他不仅可以刷自己的好名声,还能给父亲一个台阶下,顺便叫父亲更加心疼他。
&esp;&esp;一举多得,傻子才会在这个时候揪着不放呢。
&esp;&esp;嬴政果真怜惜起来:
&esp;&esp;“你总是这样,叫自己吃亏。往日你待弟妹们都那么好,他们竟一点也不感恩。”
&esp;&esp;嬴政决定回去把儿女们都叫来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