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35章(2 / 3)

&esp;&esp;这是一次绝佳的经济战时机。

&esp;&esp;夏国各地都缺炭,砍树烧木炭太浪费,夏国有律法不让滥砍滥伐。那么为了取暖,就得多进口一些天然煤炭。

&esp;&esp;以炭为媒介,挑动夏国的经济市场。虽不至于直接让所有物价都失衡,却能造成一定的动荡。

&esp;&esp;重点是可以先从夏国富户手里聚拢一波资金,这些可都是大秦以后打仗的资本。何况削弱了各地富户贵族,对未来的大一统王朝来说也是好事。

&esp;&esp;只是动作要快,毕竟谁也不知道寒潮什么时候就会结束。到那个时候,炭就卖不上价了。

&esp;&esp;扶苏眼眸一转:

&esp;&esp;“不一定。”

&esp;&esp;他按照父亲的字迹在信上多添了几句。

&esp;&esp;寒潮能来一次,怎么不能来第二次第三次?大秦可以往外散播小道消息,传播焦虑,让贵族担心气候反复,为此提前囤积煤炭。

&esp;&esp;秦政看完说道:

&esp;&esp;“若是寒潮不再返回,明年的炭价就要暴跌了。”

&esp;&esp;各家手里都有没用完的大量陈炭,就不会愿意再买。

&esp;&esp;扶苏知道父亲不懂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听完也不意外。

&esp;&esp;他解释道:

&esp;&esp;“非也,炭容易吸潮,到了明年冬日就不好用了。”

&esp;&esp;夏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湿度高,炭堆放在那里简直是个除湿利器。不过贵族们应该不会太高兴,高价买来的炭成了这副模样,简直亏了个底掉。

&esp;&esp;受潮的煤炭贵族是不会接着用的。

&esp;&esp;因为它容易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古人虽然不懂这些,却知道受潮的炭不如新炭好,烧起来更危险。

&esp;&esp;何况贵族本来也不肯将就。

&esp;&esp;“是以明年可以低价购回那些受潮的炭,再以正常价位卖新炭。”

&esp;&esp;至于潮炭,并不会被浪费。总有囊中羞涩的寒门愿意买一点廉价的潮炭回家用,往年他们就是这么做的。

&esp;&esp;好炭有好炭的销路,劣炭有劣炭的销路。常年用劣炭的人知道该怎么用才能保证安全,问题倒是不大。

&esp;&esp;秦政听完没再多问:

&esp;&esp;“那便如此吧。”

&esp;&esp;信很快送了出去,嬴家看完信立刻行动起来,前去联络秦国各大商会。

&esp;&esp;宫里的风向总是最快的,那些侍奉贵主的人精最先察觉到炭荒的问题。实际上外头还没闹出来,真等嬴家自己发现,肯定就晚了。

&esp;&esp;嬴家的当家人很聪明,直接叫停了优质炭的买卖,只继续卖供给寒门和百姓的劣炭。

&esp;&esp;商人们都是很精明的,一看产炭的秦人突然不卖好炭了,立刻也跟着叫停这桩生意。

&esp;&esp;他们怀疑秦国的炭矿出现了问题,产不出多少好炭,才会省着卖。以后或许会物以稀为贵,把好炭的价格炒高,到时候他们再卖就可以赚得更多。

&esp;&esp;市场上一下子买不到好炭了,加上寒潮越发严重,再傻的人也意识到了局势的紧张。

&esp;&esp;越是没有炭卖,买家出价就越高。买家提高价格想要买炭,正好证明了商户们的猜测,越发没人乐意卖了。

&esp;&esp;嬴家要的就是这个。

&esp;&esp;多拖延个几天,等新炭运来,就可以开始高价叫卖,攫取贵族手里的巨额资金。

&esp;&esp;扶苏看完回信有些惊讶:

&esp;&esp;“故意减少商品,做高价格?倒是很有头脑。”

&esp;&esp;秦政看完则皱眉:

&esp;&esp;“这招只能用在对外,日后还是要对他们多加限制。”

&esp;&esp;不限制,下一次就不是单纯针对贵族了。底层庶民也会受到影响,损害国家的安稳。

&esp;&esp;扶苏深以为然地点头:

&esp;&esp;“所以要趁着还未一统天下,多欺负一下这些别国贵族。不然等成了自己人,欺负起来就不能再那么明目张胆。”

&esp;&esp;秦政:……

&esp;&esp;秦政觉得,他家太子当初对付秦国贵族时手段好像也没隐晦到哪里去,他怎么有脸说不能明目张胆的?

&es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