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功,就该谎报!
说罢,郑均感叹道:“看遍诸史,人中龙凤尚且举步维艰,我等鱼目又岂能尽如人意一生顺遂。”
“世间万千,皆逃不过名利二字,无名无利,就算有本事,也成不了大事。”
郑均现在是一个合格的封建军阀了。
自己手下已经有十万弟兄等着修行、等着吃饭。
一郡之地,顶多供养万的军队,供养十万大军,那可是会让百姓民不聊生的。
如今郑均的军队一部分是平章郡、康乐郡供给,另一方面也是博州直接调款滋养,因此郑均目前有一个致命缺陷:无法自给自足。
因此,郑均现在急切的想要摆脱这个困境。
虽然现在看起来,他和蔡家那是你侬我侬,不分彼此。
但终究还是有区别的。
一旦未来某一天因为某些事情翻脸,断了自己的粮草,难道要让自己麾下的将士们饿肚子不成?
所以,郑均需要扩张领土。
向博州?那是蔡家的地盘,现在毫无征兆的翻脸,无论是名是利,都不利于自己。
那只能向岚州扩张了。
不过,若是想要扩张,也是需要师出有名,否则名不正言不顺,在如今这个纷乱大世,很容易当出头鸟,被人群起而攻之。
毕竟他只是通窍武者,并非元丹武圣,还不能以一己之力抗衡四方。
因此,若是自己战功卓著,有朝廷的官职在身,那就名正言顺了。
所以,郑均现在的想法,就是用房家作为自己升官发财的垫脚石,慢慢掌握岚州。
这才是郑均当下的目的。
所以,稍微谎报一些战功,也无伤大雅。
“接下来,就可以考虑趁着房氏大军还未抵达,将镜渊郡团团围住,将郡城之下的各县百姓迁走,填补严廷郡……”
郑均在心中暗忖。
掠夺人口可不单单是蛮夷南下时会干的事儿,在彼此征伐之时,各方势力也会去干。
毕竟人口,就代表着劳动力。
而严廷郡如今正好十室九空,有大批空地急需耕种,自然需要抢人大战了。
至于百姓们背井离乡是否有所怨言……
大部分,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毕竟岚州未被张本功洗劫,大周天下八百甚至将近九百年的岁月,已经足以让土地兼并极其严重。
去了严廷郡,反而有大片农田能够耕种,自然是好消息了。
至于未来占领镜渊之后,镜渊郡该怎么办?
自然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战争,自然是代表着人口急剧下降。
郑均能够做的,就是让自己统治区域中,民有所居,居有所安。
见郑均如此,冯贺也不敢多言其他,当即拱手称是,接着便低声问道:“将军,那四千多的俘虏该如何处置,可是要依照惯例,编入军中?”
“不妥。”
郑均摇了摇头,眸光一凝,张口讲道:“这俘兵经审讯,多是岚州的州兵和宁远、濯龙、巴塘三郡的郡兵,并没有来自镜渊郡的,我军想要打到这几个郡县还算是比较艰难,让他们编入军中,在对阵同乡时,许会生变。”
“便编入屯田兵列,和康乐军一起,去康乐、严廷二郡种地吧。”
“诺!”
听到了郑均的吩咐之后,冯贺当即拱手称是,接着便迅速离去。
而在冯贺离开之后,一旁的卢承弼立马就顶了上来,神色肃穆,对着郑均低声道:“主公,有一件消息要知会您。”
“何事?”
郑均一边望着地图,一边随口问道:“等会儿你去通知一下独孤愿,让他多写几封书信,劝一劝独孤景,秦王毕竟是乱臣贼子,且麾下通窍战将十余人,他在秦王不过寻常将领,若是肯降,便是我郑均之下第一人。”
说罢,郑均又持续道:“不过我也清楚,独孤愿写了也是白写,让你去独孤愿营中也学机灵点,带着穆哈努尔一起去,让他用北戎话翻译一下,让独孤愿麾下鲜卑骑兵也多写点。”
如果能够不动刀兵就拿下镜渊郡,郑均还是十分乐意的。
他也不介意给独孤景一些优待。
毕竟自己这边如今除了自己,就没有第二尊通窍武者了。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