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听我爹爹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凡能有生机,总没有人是一心求死的。师尊,你可还有我要养呢!就算是为了我,我想我爹爹,他应该也不怎么急着想要见到您。
&esp;&esp;反倒是奚未央,顾鉴琢磨着他的语气,真是不琢磨还好,越琢磨越害怕。顾鉴总觉得听奚未央的意思,他好像还挺盼望着要去奈何桥头见顾砚的。这样的视死如归着实叫人害怕,顾鉴甚至觉得自己对此有心理阴影,在那些模糊不清的记忆印象之中,奚未央便就是这样完全不计代价的疯。
&esp;&esp;分明退一步就是海阔天空,又何苦非要执着于非我族类呢?
&esp;&esp;想到这里,顾鉴的情绪不禁低落了起来,若是等他长大以后,他体内莫名其妙存在的魔脉依旧被唤醒,那么此次,奚未央又会如何决断呢?
&esp;&esp;把人的经脉丹田剔除,成为废人之后养对方一辈子,从前顾鉴看见这些剧情,只觉得奚未央是个疯子、变态,可现在,他越是与奚未央熟悉,越是了解奚未央,顾鉴就越相信,奚未央是真的会做出这些事情来的。
&esp;&esp;奚未央或许会痛苦不已,会愧疚终生,但他却绝不会后悔。哪怕重来一次,他也一定会为了世间安宁,选择那一条既是彻底毁了顾鉴,又是唯一可以保全顾鉴的路。
&esp;&esp;就像是顾鉴刚才所说的:好死不如赖活着。但凡有一线生机,奚未央又怎么会舍得真的杀了顾鉴?
&esp;&esp;难道,除却死和废之外,就真的没有第三种选择可行了吗?
&esp;&esp;顾鉴的情绪低落,奚未央只以为他是因为方才谈及生死之事,被吓到了。奚未央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安慰顾鉴,毕竟他真正修的就是杀道,不见是奚云逸传给奚未央的佩剑,虽然不见同样承认了奚未央,但它终究不是与奚未央最为契合的那一柄剑。真正属于奚未央的剑,乃是这世间最凶的上古杀剑,红妆。
&esp;&esp;《逍遥游》中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在浩瀚的时间面前,无人不似蜉蝣,衣裳楚楚而朝生暮死。青丝旦夕如雪,红妆展眼成灰。
&esp;&esp;红妆剑下白骨如山,一旦祭出,剑意之下血肉顷刻枯萎,经年修行转瞬化作飞灰。既然要做这上古杀剑的主人,自当洞悉生死兴衰,一如花开花落,只是一个注定的过程而已。花期虽有长短,但却没有哪一朵花,能够常开不败,生命亦如是。
&esp;&esp;对于生与死,奚未央的心中同样会有意难平,但这样的意难平,更多的是对花期未尽便已凋零的惋叹,而非对其长留于世的执念。每个人的观念不同,生死之事在奚未央眼中,的的确确就是寻常,顾鉴却显然不这样想。因此,奚未央安慰不了顾鉴,他若是开口,只怕两个人会各执一词,越说差得越远。
&esp;&esp;转眼到了天瑜城,元宵之夜果然是人山人海,奚未央找了一处带顾鉴现身,周围竟也没人注意到他们。奚未央原本想要牵着顾鉴走,可今日天瑜城灯会的人实在是太多,顾鉴小小的一个,奚未央实在是不放心,于是就变成了抱在怀里,这样,顾鉴也能看得高些。
&esp;&esp;顾鉴白捡便宜,心里欢喜的很,自然是不会拒绝的,他趴在奚未央的怀里,小短手一路上都搂着奚未央的脖颈,两人顺着人流一路走,一路看,周围各式彩灯果然妙趣横生,变化无穷,街边的两侧灯笼上,还悬挂着刻有灯谜的竹简,凡是猜出了谜底之人,便可将那竹简摘去,统一到天瑜城中央的摘星台兑奖。
&esp;&esp;奚未央抱着顾鉴,问他:阿镜想要赢些奖品回去吗?
&esp;&esp;顾鉴听得来了兴致,他好奇的问道:师尊,哪都有哪些奖品呀?
&esp;&esp;奚未央:不知道。
&esp;&esp;顾鉴:
&esp;&esp;顾鉴猜灯谜的兴致,顿时大打折扣。
&esp;&esp;既然不知道奖品是什么,那么顾鉴自然也就不清楚,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了。万一到时候他费劲猜了一堆,结果却换回来了一堆无用之物,那不是浪费情感吗?
&esp;&esp;想到这里,顾鉴便撇撇嘴道:再看看吧。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