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顾鉴摇头道:我打算去外面走走,权当散散心。皎皎说得对,没准我的眼睛里看见的开阔了,心也就开阔了。等我逛上半天,晚上回去也算有个台阶。
&esp;&esp;沈不念听他这样讲,忍不住笑了笑,他说:你这句话,我可得告诉师尊。
&esp;&esp;说吧说吧。顾鉴不仅不介意,反而道:我就盼着你能给我传话。如今我可是不值钱,师兄你一句话的分量,没准能抵我十句百句。
&esp;&esp;沈不念:
&esp;&esp;沈不念做出一个夸张的鬼脸,说顾鉴:噫!你这话讲得,我鸡皮疙瘩都要出来了!说给我听做什么,说给师尊去听才管用!
&esp;&esp;顾鉴自己也不知为何,这会儿竟然又腼腆起来了。他掩饰的又为自己倒了杯水,同沈不念有一句没一句的继续聊着,等到杯中的茶水再次喝干,顾鉴便起身告辞。
&esp;&esp;沈不念并没有过多挽留,他只是对顾鉴道:镜子,未来终究是虚无缥缈之事,唯有眼下,方是实实在在。你是个聪明人,比我聪明的多,就更加不该再自寻烦恼。不然你这样心事重重,叫师尊日夜看着,又该如何自处呢?
&esp;&esp;顾鉴说:我这几日,确实有许多不对的地方,今晚我便同他道歉。
&esp;&esp;沈不念听见顾鉴这话,终于彻底的放了心,他笑道:你们的对与错,我是闹不清楚,总归你自己心里就数就好啦!
&esp;&esp;顾鉴很是听劝,沈不念说什么,他都点头。等离开了石头山,顾鉴在悠远的山道上缓缓地踱着步,他原本并不知道,自己所说的下午出门走走,到底应该走去哪里,如今一个人望着山路两旁的景色,顾鉴却忽然生出了一个念头他想要回他的来处去看看。
&esp;&esp;第217章
&esp;&esp;一个五岁的孩子是记不住太多事的, 尤其小顾鉴还曾因为父母身死那夜的事吓得大病一场,但长大后的顾鉴清晰的洞悉了一切,莫说是五岁的记忆, 就连他婴儿时, 奚未央教顾砚该怎么抱他,他都全部重新看得一清二楚。
&esp;&esp;顾鉴年幼时随父母居住的那处村庄,在那晚同样惨遭覆灭。村民皆是凡人,他们只会扛锄头,抵不住修士挥袖间的屠杀,顾鉴记得当年他到玄冥山不久, 奚未央怕他想家,曾有考虑过是否要带他回去看看, 然而当时距离顾砚夫妇出事时间不远, 奚未央担心仍会有人守株待兔,且那时的顾鉴才失去父母,年纪又小,即使是他带他回去, 也不过是徒增伤悲, 于是未能成行。
&esp;&esp;再之后, 顾鉴在玄冥山学习修行, 一日比一日更适应玄冥山的生活, 那时的顾鉴并不认为自己与原本的顾鉴是同一个人, 他尚且以为自己是简单地穿越与夺舍,从前的记忆不清,自然也就对父母的感情不深,对于回家看看这样的事情,就更加的没有执念了。
&esp;&esp;至于今日, 为何会突然起念,顾鉴也说不明白,或许只是他想不出自己离了奚未央,偌大天地还有哪处能叫他感兴趣,心念转过万般,竟忽然忆起了最初。
&esp;&esp;顾鉴记得,离他们那村庄不远,有一处小镇,以他现在的眼光来看,那小镇完全可以说是平平无奇,然而在幼年的顾鉴心中,那里大抵就是世上最热闹的地方。时隔二十余年,顾鉴重新走在小镇的街道上,原本的泥土地不知何时铺上了砖石,比记忆中干净了许多,卖糖葫芦的小贩扛着棍子经过顾鉴的身边,顾鉴想起有一年中秋,奚未央特意赶来陪他们一起过,那时的顾鉴个子大约只有奚未央的膝盖那么高,他像个树袋熊一样的抱着奚未央的腿,说要叔叔抱他走。
&esp;&esp;街市上人来人往,奚未央似有些迟疑,顾砚怕奚未央不同意,他家这个小祖宗要闹起来,赶紧又是哄又是劝,哪料顾鉴软硬不吃,一定要奚未央抱才肯,顾砚被他闹得火大,恨不得把顾鉴提留起来揍一顿,顾鉴可怜巴巴,两只黑白分明的眼睛里含满了眼泪,却还是攥着奚未央的衣角不肯松手,奚未央见了心疼不已,别说是肯抱了,为了哄顾鉴,他还听了小朋友的指使,买了个糖苹果给他吃,顾鉴怕酸,不怎么贪恋糖葫芦,倒是糖苹果比山楂强,不论如何也不会酸到牙。
&esp;&esp;舌尖舔着甜甜的糖,还能如愿以偿的叫香香的叔叔抱着他走路,小顾鉴简直不要太得意。他故意挥着手中的糖苹果向父亲炫耀,看得顾砚又气又好笑,顾砚对妻子故作幽怨的道:你看他,他挑衅我!
&esp;&esp;顾夫人闻言,忍不住掩着嘴唇笑,她的皮肤白净,五官清秀动人,不笑时自有一番韵味,笑起来便如梅花悄然绽放,在静默中美的叫人惊心。顾砚微微怔了一怔,他放低了声音,在妻子耳畔轻声的道:不过,看在他长得像你的份上,我不跟那小崽子一般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