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突然离开了,霉变的食物我们还在检测,但肉眼看,应该存放了十天半月,这说明拾荒者离开了半月左右,他离开的原因我在这里不做分析。”
&esp;&esp;周宁提供的信息是非常有价值的,今天李疏梅在洞口就发现了堆积的空瓶和纸板,她也判断这里住着拾荒者,由此她将凶手和拾荒者进行了联系,但这份霉变的食物证明拾荒者早已离开,是什么原因离开?和凶手有关吗?这都是需要考察的,如果和凶手有关,或许是寻找凶手的突破口?
&esp;&esp;周宁继续说:“我们提出的第二个关键信息,请大家看一下。”
&esp;&esp;随即幻灯片上换了一张照片,照片里出现了捆绑受害者的灰色麻绳。
&esp;&esp;周宁介绍说:“这款绳索和上次水泥屋女尸案的绳索很相似,基本可以确认为同一款绳索,和朱丞星家阳台上的绳索样式一致。在桥洞内我们还发现一把木梯,我们初步推测凶手是先将受害者四肢捆绑,然后借用木梯将受害者挂到洞顶,从而吊起受害者。我这边的汇报就到这里。”
&esp;&esp;周宁汇报完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会议室一下子安静下来,邓欣龙和周宁提供的信息比较密集,而且几乎都是一个晚上发生的事,每个人都在咀嚼这些信息里的关键要素。
&esp;&esp;不一会,闫岷卿声音低沉,做起总结道:“大家也看到了,又一名受害者,又一名年轻女性遇害了,这已经是我们发现的第三起强奸杀人案,凶手十分猖狂,而且他作案的时间间隔缩短了……”他有意停顿了片刻。
&esp;&esp;是啊,凶手大大缩短了作案时间,所有人脸上的神色都凝重了几许,第一起案子发生在去年五月份,第二起发生在今年七月初,两起命案相隔十二个月以上,而第三起,却发生在第二起案子的十天后。
&esp;&esp;闫岷卿厉声道:“凶手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要缩短犯罪时间?他患了疾病,必须要加快速度?还是察觉到警方介入,他要挑衅警方?还是他饥渴难耐,等不及要侵犯下一个受害者?他现在在哪,他是不是已经在寻找新的猎物?”
&esp;&esp;闫岷卿以一连串重重的质问声,将寂静的会议室激荡起层层叠叠的惊涛骇浪。
&esp;&esp;会议室陷入一阵鸦雀无声,李疏梅忽然想起在十字路口,朱丞星回头一瞬间,金色流光在他脸上快速勾勒出一张线条,那是非常奇怪的构图,那到底是什么?她必须要尽快画下来。
&esp;&esp;在闫岷卿新的一轮悲天悯人、连珠带炮的质问声中,李疏梅紧紧握住笔,在纸上画下了几笔。
&esp;&esp;-----------------------
&esp;&esp;作者有话说:感谢大家的灌溉营养液,爱你们!最近身体状态有点差,但一定坚持更新,争取以一个最好的状态完成这个案子!
&esp;&esp;第104章 京剧脸谱。
&esp;&esp;李疏梅的印象中,金色流光勾勒到眼眶部位,就停息了,因为那时候朱丞星转过了头。
&esp;&esp;但她又仿佛觉得,那也是金色流光的极限,因为当时正好有一辆车的灯光在朱丞星脸上一闪而过,那一闪而过应该只照亮了朱丞星的脸庞上半部分,所以这是金色流光的极限,也是人类眼睛的极限。
&esp;&esp;总而言之,李疏梅认为金色流光不是万能的,它或许就是放大了她的感官能力,绝不可能远远超越她的感官能力。
&esp;&esp;也正是因为这是她的感官所触及到的,所以那快速闪过的线条,仍旧复刻在头脑里,并没有像高中课本里的文化课知识那样顷刻遗忘,她对画面的敏感度越来越强烈了。
&esp;&esp;按照印象中的画面,她用圆珠笔画下了一张奇奇怪怪的构图,构图中心是一个玻璃弹珠那般大的圆圈,左右是一对完全对称的平躺下的“s”字符,又从圆圈上下长出两只钩子,或者说鱼钩。
&esp;&esp;简而言之,一个圆圈的左右上下四个点延伸出四条线。
&esp;&esp;在这个构图的下面是比较模糊的红色飘带,再往下,就是金色流光并未勾勒出的区域。
&esp;&esp;当她把这一副构图画下来后,并不确定是什么,她又给旁边的祁紫山看看,祁紫山看了后也直摇头。
&esp;&esp;这到底是什么?
&esp;&esp;这时,高谈阔论的闫岷卿似乎注意到她和祁紫山的小动作,他正说到“一定要真抓实干,把工作落在细上,落在小上,落在实上”,话刚说完,他就直接问:“李疏梅,你刚才和紫山说话,是不是有什么要分享的?”
&esp;&esp;李疏梅愣了一下,这就好像在上课时开小差被老师抓现行,她的确没怎么听闫岷卿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