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8章(1 / 2)

很快,又有几名官吏加入进来,他们不再顾及身份,只是疯狂地踹着、踩着,誓要将这具尸身踏成肉泥。

无人上前制止。

窃国之賊,就该是此等下场!

国賊董卓欺压凌驾他们太久,今日得此下场,萬死犹轻。

国賊已除,可告先帝之灵矣!一位老臣颤抖着声音说道,随即朝着帝陵的方向深深一拜。

先帝在上,国贼董卓已伏诛,臣等愧对先帝,今日方得报仇雪恨!

众人纷纷效仿,齊刷刷跪倒在地,向着远方的帝陵叩首。

良久,众人方才起身。

行此事的竟是那謝乔?卢植忽然想起什么。

原以为她贪慕荣华,攀附国贼,有人恍然大悟,声音里满是羞愧,未曾想,此女竟有如此胆魄与心计,甘愿委曲求全,行此石破天惊之举!某等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以女子之身,深入虎穴,行此险恶之事,真乃奇女子!又有人赞叹道。

巾帼不让须眉哉!

吾等错看了她!岂知她竟是深明大义,舍身为国的烈女!某等实在愧煞!

某要奏明天子,为謝豫州请封!马日磾停下舞步,双手一揖,遥拜皇城方向。

王允缓缓站起身,没有加入周遭的狂喜与哭嚎。他的目光依然停留在董卓那具无头尸身上,心中五味杂陈。这个曾经威震朝野、让满朝文武噤若寒蝉的西凉悍将,如今却落得个身首异处、暴尸正堂的下场。

好一个謝乔,竟将整个相国府屠了个干净,手段之狠辣,其行事之果决,令人胆寒!

皇甫嵩是第二个保持冷静的人,这位身经百战的统帅,并未像旁人一样狂喜,他只是默默用那双看过太多生死的眼睛,审视着这满院的杀戮。

这绝非碾压式的杀戮,而是一场惨烈的生死搏杀。

从尸体倒伏的方向和伤口的深浅来看,搏杀的另一方必定也付出了对等的代价。

皇甫嵩转过身,问旁边仆役:謝豫州现在何处?

那仆役躬身答道:似是去了皇城。

皇城?正在感慨的王允听见此言,心中猛地一跳。

他霍然扭头,恰好对上皇甫嵩投来的凝重目光,均察觉到了不对。

董卓刚死,按理说屠其满门者应当立即召集百官,安抚人心,稳定朝局才是。可谢乔不先做这些要紧事,反而径直去了皇城,其意欲何为?

快!速去皇城!王允的声音嘶哑而急切,全然没了刚才的沉稳。

方才还沉浸在狂喜中的众大臣,被这一声断喝惊醒,齊齐止住。他们顾不得再行庆贺,纷纷转身,提起宽大的袍裾,跌跌撞撞地奔向府门外的马车,赶赴皇城。

不多时便抵达皇城南宫的司马门外。

只见宫门紧闭,一队卫卒手持长戟,气氛森严。

马车尚未停稳,王允便一把推开车帘,从车上一跃而下。

落地时踉跄了一下,官袍下摆都来不及整理,便快步冲到为首的执金吾面前,急声质问:谢豫州可是入了宫?

执金吾愣了愣,冷硬地答道:谢豫州已奉诏离宫。

王允心头一沉,还想再问,只听宫门旁边的掖门缓缓开了。

一名面白无须的内侍手捧两卷黄绢,迈着细碎的步子走了出来,用尖细的嗓音高声道:陛下有诏,请諸位公卿接旨。

王允、皇甫嵩等人心头一紧,纵有万般疑虑,却也不敢怠慢。

众人立刻收敛神情,整理衣冠,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叩首待命。

那内侍展开第一卷黄绢,朗声宣读:大鸿胪、豫州牧、西乡侯谢乔诛杀国贼董卓,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匡扶汉室,功勋卓著,今晋封大司马,总领朝政。钦此!

大司马,总领朝政!

这几个字如惊雷般在众人耳畔炸响。

跪在地上的大臣们身子猛地一僵,许多人下意识地抬起头,脸上满是惊骇之色。

天子年幼,尚无主见,绝无可能下达如此明确的诏令。

这诏书上的每一个字,必然都是出自谢乔之口,再借天子之手颁布天下。

必是谢乔胁迫天子,这哪里是论功行赏,分明是她手持利刃,强逼君王,为自己攫取官爵,自封权柄。

这分明是第二个董卓!

那内侍却看也不看众人,随即又展开第二卷,朕久闻梁国有圣人降世,解世间万疑,心向往之。朕冲龄践祚,年幼蒙昧,德不配位,日夜忧思。朕今欲效上古先贤,前往梁国拜师求学,以修身养性,探究治国安民之策。国事繁重,皆委于大司马处置,望诸卿辅佐大司马,共谋社稷安危。钦此!

前往梁国拜师求学?将国事全权托付给大司马?

这荒唐的言辞,令王允眼前一黑,整个身子都控制不住地晃动起来。

他站起身,一把拨开挡在身前的官吏,冲到执金吾面前。

陛下呢?王允的声音嘶哑,他一把抓住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精彩书屋